標簽:
“在聯想集團發展30多年里,經歷了從信息技術的內化應用,到數字化的建設部署,再到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落地,再到現在將自身的實踐轉化方案,進一步跟SAP等合作伙伴共同輸出云實踐能力,賦能更多企業發展的全歷程。”近日,在以“乘云而上 探路新增長”為主題的CXO思享會上,聯想集團副總裁兼中國區戰略及業務拓展副總裁阿不力克木·阿不力米提(以下簡稱“阿木”)向《中國經營報》等媒體記者如是表示。
聯想集團最新財報顯示, 2023財年第三財季(2022年10~12月)個人電腦以外的多元化增長引擎業務總營收占比已經超過40%,其中SSG方案服務業務營收增長22.6%、ISG基礎設施方案業務營收增長48%,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阿木現場介紹了SAP與聯想合作推出的Rise with SAP ERP(企業資源計劃)本地私有云解決方案,由此進一步豐富充實聯想企業服務解決方案以及SAP數字化轉型加速包。該方案能夠幫助客戶基于自有數據中心,在云端高效運營任務關鍵型業務,不僅能從云軟件的經濟效益中獲益,而且還能保護數據主權,滿足數據安全方面的要求。
針對聯想集團從信息化到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歷程,以及SAP在賦能國內企業數智化的市場感知與洞察,記者在現場采訪了聯想中國區首席架構師、聯想方案服務集團解決方案中心總經理畢巍和SAP中國區高級副總裁、高科技行業總經理劉鑫。
內生驅動:從全球化到智能化
畢巍告訴記者,聯想智能化轉型的歷程是伴隨著集團三次重大的戰略變革而不變演變推進的,尤其是前期也經歷了不少波折。從1998年開始,“在當時大多數人還不知道ERP是什么”,聯想就在中國部署了R3版本的ERP,“ERP的本質在于標準化,難點不在于技術,而是管理模式的深刻變化”。2004年對IBM的PC業務收購一事,真正使信息化成為擺在聯想面前緊急而重要的課題,“倒逼”聯想在之后幾年里消化整合所有業務、實現全球化運營,期間與SAP的合作至少發揮了兩方面的價值,一是SAP幫助聯想做了全球化統一的系統,二是聯想的業務實踐與SAP企業管理能力充分融合,形成了以SAP為核心的全球化管理信息化平臺,打好了堅實的基礎。直到2017年之前,聯想集團這一時期的核心任務是完成核心業務系統全球數字化的統一。
到2017年時,聯想集團全面啟動智能化轉型,從頂層架構上統一并確立了智能化轉型戰略。聯想率先在全球上了SAP S/4HANA,以客戶為中心,實現商業模式的變革。之所以做出這樣的決策,阿木現場介紹道,當全球化重要并購完成后,業務發展智能化面臨三個方面的挑戰:第一,流程的標準化并不代表可以挖掘數據的價值,專業性實現了但連通性不足;第二,傳統IT架構響應慢、開發迭代成本高,無法滿足多元化業務轉型的需求;第三,國際貿易環境存在不確定性,敏捷性、柔性生產需求涌現。針對這些痛點及需求,聯想集團智能化轉型大致確立了三個要點:首先,轉型從以技術驅動、流程驅動為主,轉變為以創造企業的業務價值為主,即數字化是“一把手”工程;其次,全集團要打造統一的數字底座;最后則是業務的運營要數字化,業務運營向敏捷響應、實時決策、低成本高效率轉變。
針對當前企業數字化的趨勢,畢巍總結道,數字化一定要建數字底座,降低新技術門檻。數字化已不再是由公司里的CIO(首席信息官)在推動,而都是董事長、CEO等“一把手”在推動。與此同時,數字化必然是業務主導,業務與技術的配合與以前有所差別,業務要主導去挖掘要解決的問題,而技術匹配的是新技術手段——怎么能夠解決這些問題。
劉鑫向記者指出,從SAP服務企業客戶的感知來看,聯想集團自身的發展歷程體現出高科技企業在數字化轉型中的一些共性特征。數字經濟已上升至國家戰略層面,高科技行業是非�;钴S的力量。一方面,高科技企業遇到了外部數字化挑戰,利用數智化轉型以更好地支撐業務轉型,另一方面,在全球化過程中遇到了不同國家和地區安全合規等的挑戰,需要有一個全球化的軟件去支撐。“目前高科技行業的很多企業都在向SAP咨詢怎么出海、合規等問題。”除此之外,高科技行業對可持續發展、對ESG(環境、社會與治理)的重視程度與日俱增,SAP平臺已有一系列的安全合規、ESG等方面的方案來支持。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供應鏈不穩定的大環境中,中國企業出海已步入2.0時代,原先許多通過當地合作伙伴做的事情都要自己做,未來一段時間里,高科技行業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和轉型趨勢是非常重要的。
溢出效應:對外輸出云服務能力
畢巍表示,在聯想集團的全球化歷程中,SAP在全球稅務管理、財務管理、合規管理等方面發揮了巨大作用,而聯想目前已積累了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服務經驗,開始“反哺”國內許多企業,幫助他們在出海、全球化布局中更好地認識當地的合規性要求、數據隱私要求等。
Rise with SAP ERP本地私有云解決方案是聯想與SAP基于國內企業轉型需求而推出的最新落地服務。畢巍指出,國內許多大型企業既要“上云”,又要保障安全性,這一需求是Rise with SAP ERP本地私有云解決方案推出的原因。畢巍以養殖企業牧原集團旗下肉食品加工公司為例,通過安全可靠、易維護、可拓展的私有云模式,能夠打通屠宰分割的全業務流程,幫助公司解決生豬屠宰行業周轉率高、毛利率低的運營難點,實現實時、精準的成本核算和財務管理,提高整體運營效率,滿足公司業務快速發展的需求。
另一個應用案例是普洛斯——一家專注于供應鏈、大數據及新能源領域新型基礎設施的產業服務與投資管理公司。劉鑫介紹,普洛斯通過Rise with SAP ERP本地私有云支持全球20多個國家和地區進行運營,支持不同的業務平臺,10個以上核心業務板塊,滿足合規要求。同時幫助公司進行數據整合,優化財務流程管理,提升運營效率。
畢巍告訴記者,ERP的部署大致有四種模式,一是本地軟件部署,即許可證授權模式,二是本地私有云模式,三是公有云模式,四是在公有云上的專屬云。這四個模式對于不同的組織各有利弊。
|